北京化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交底书
交底时间:
项目负责人:
交底部门:工程管理部
交底人:彭勇志
一、上级单位及公司管理制度及重要文件宣贯:
(一)、上级单位(北建投)主要管理制度8项:
1、《技术管理办法(试行)》
2、《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
3、《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办法(试行)》
4、《现场临建设施管理办法(试行)》
5、《工程进度和生产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6、《工程进度状态预警管理办法(试行)》
7、《工程调度管理办法(试行)》
8、《科技管理办法(试行)》
(二)、公司主要管理制度8项:
1、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⑴施工调查
进行工程现场调查,掌握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环境特点,提出施工组织初步建议。施工调查可分阶段进行,包括开工前、施工中的现场调查。
⑵设计文件审核
全面审核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加强现场核对,掌握工程信息,提出优化、改善设计建议,及时报送建设、设计及监理等相关单位;通过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图纸会审工作,使得工程设计更趋于合理;及时完善审核手续,对设计文件进行标识,保存审核记录。
⑶工程测量
选用及管理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根据时间先后,工程测量分为施工复测及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检查测量、竣工测量三个阶段。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做好施工中的交接桩、补桩、护桩工作;实行定期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复核制。对工程施工测量全过程进行控制,保障建(构)筑物空间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以满足建(构)筑物明确和隐含的功能需要。
⑷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据此组织工程施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编制单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督促指导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对专项施工方案中工程临时设施、模板、支架、临时构筑物等工程辅助设施、设备进行工艺设计,做到技术合理、安全、经济、适用。
⑸技术交底
由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向下一级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作业层操作人员进行工程设计情况、施工组织安排、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标准、施工安全规程、环保要求、文明施工、职业健康、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的交底,使其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信息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⑹设计变更
工程开工前,应积极和设计单位沟通进行优化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文件按规定程序提报设计变更申请,根据建设单位下达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
⑺工程总结和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项目完工之后,对施工组织安排、过程管理、施工措施、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安全质量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以提升公司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
对规范、图纸等施工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资料按照公司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收发、有效性标识、保管使用及报废销毁。已完工程的工程技术资料要及时进行移交和归档。
⑻竣工文件及竣工交验
工程开工时应明确项目竣工文件编制要求,工程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各项施工记录和过程检查控制资料并妥善整理保管,完工后应及时编制完成竣工文件,及时申请竣工交验,按时交付给建设单位、工程所在地档案馆和公司相关管理部门。
⑼科技(科研、工法、专利)管理工作
按照公司发展规划,结合在建项目,开展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根据实际条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效、降低能耗。对科研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落实人员、设备、资金和时间,确保取得预期成果。对于关键技术领先的研究成果,积极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科研成果。
2、《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
施组编制前,项目主要负责人应主持召开施组编制专题研讨会,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现场施工条件、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周边材料供应及价格、机械设备配置及市场供应等情况进行调查;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物资设备管理人员、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工程经济管理人员、试验人员等熟悉、学习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对编制任务进行分工明确,限定编制完成时间。
施组文件主要由文字、附表、附图组成,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文字
1.编制原则、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总体介绍,工程范围,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质量标准等。
3.项目进度、安全、质量、节能减排、环境及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4.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5.施工任务划分、施工顺序、施工队伍配置。
6.施工场地布置及水、电、风供应方案,通信联络方式,大型临时设施配置;材料、机具设备运供方法,临时用地计划,临时工程修建计划。
7.总体施工方案,重点和难点的施工方案。
8.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重点、难点和关键控制工程分项施工计划。
9.主要机械设备,测量、试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10.夏季、雨季、冬季等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11.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水土保持、职业健康和节能减排等措施。
12.农民工工资发放保证措施。
(二)附表
1.主要工程数量和年、季、月度计划完成数量。
2.劳动力年、季、月度计划数量。
3.主要材料数量及年、季、月度计划需用数量。
4.年、季、月度资金使用计划。
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试验仪器设备数量。
(三)附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须标明主体、临时工程位置,施工区段划分、施工队伍驻地,预制场、拌合站位置,危险品、易燃品存放地,工地附近主要河渠、道路、村镇,配供电线路及设施、通信线路等主要设施位置。
2.工程手册(单独装订):须反映工程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包括工程概况、沿线自然地质特征;主要工程数量;工程主要特点;工程重难点;建设管理目标;施工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主要及特殊工程结构断面图等。
3.主要施工方案图。
4.单项工程工艺流程图。
5.施工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
6.生产区、生活区场地平面布置图。
7.大临设施布置及施工步骤图。
8.组织机构框图。
9.安全、质量、环保保证体系框图。
施组审批实行逐级负责制。
项目部施组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核签认后报公司审核 ……此处隐藏972个字……p>外业复测基本要求
(一)外业测量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
(二)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第二人复核。
(三)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含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做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
(四)施工放样引用的控制网或加密控制网测量成果必须经过审批。
(五)重要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方法或换人复核测量,确保合格后才能施工。
内业复核基本要求
(一)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将施工放样理论坐标计算编制成册,并经复核确认后,形成书面文件,发放使用。电子版本应注明文件名和版本号等唯一性标识。
(二)项目经理部采用智能(自动)测量系统时,理论数据及相关测量软件的各项参数设置,必须经公司工程管理部复核确认后,共同导入,再导出,确认无误后再次共同导入使用。
(三)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复核,必要时应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
(四)测量内业资料必须坚持第二人(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未经复核的资料严禁使用。
(五)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
各类测量管理台帐,每年6月10日和12月10日前报公司工程管理部核备。
6、《工程调度管理办法(试行)》
各层级单位调度管理管理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撤离和调换负责人,以保持调度管理工作的连续有效。
调度报表主要包括调度日报、调度周报及调度月报。
调度日报:现场施工员每天根据进度实施及管理情况填写《施工员日志》,并报调度汇总。
调度周报:每周四17:00 前,各项目调度人员将详细的调度周报上报至公司调度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预估1 天工程进度,统计时间为上周六至本周五)。
调度月报:每月24 日17:00 前,各项目调度人员上报至公司调度人员(统计时间为上个月26 日至本月25 日)。按照事业部规定的统一调度月报格式,同时进行施工生产分析。
7、《工程项目施工内部旁站管理办法(试行)》
项目开工前,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组安排,参照《隐蔽工程旁站关键工序表》编制内部旁站计划,对于表中未列出的旁站工序由项目部自行增列,明确旁站内容和要求,落实值班制度及旁站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完善、调整。经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同时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核备。
凡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均须实行严格的旁站,并作好旁站记录。项目经理部必须每月将旁站记录汇总一次,并将汇总表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核备。
旁站记录应将整个实施过程记录在案,详细描述。旁站记录包括旁站项目名称、施工部位、施工起止时间、完成的工程数量、施工班组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方法、工艺标准、材料设备使用及试验情况、安全质量控制情况和现场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等。记录的文字要工整清晰,措辞要严谨专业,数据要详细准确,关键部位配图片记录。项目经理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旁站制度执行情况负总责,生产副经理负责具体实施。一是必须掌握本项目所有的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及旁站人员清单;二是必须加强对旁站工作的监督检查,凡是到施工现场时均应检查旁站执行情况,并在旁站记录上签字确认。
施工旁站人员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安全质量负责任,对因失职、渎职造成安全质量缺陷、隐患和事故及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
8、《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试行)》
工序施工前,应对作业层进行书面交底或培训,并严格执行“三检制”、“工程首件制”。
三检制
(1)自检: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 班组长组织作业人员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査,合格后填写检査记录,上报项目工程部进行复检。
(2)复检:项目工程部负责人组织工序主管工程师、相关技术、物资人员、班组长,根据图纸、操作规程、施工规范和技术交底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检査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报项目部专职质检工程师组织验收。
(3)质检工程师专检: 项目部专职质检工程师应会同技术主管、班组长等人员, 按照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等要求,对工序质量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工序验收。
(4)对检査中发现的质量缺陷,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一般质量缺陷由项目经理部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并验证,对严重质量缺陷的上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制定整改措施派员监督整改,公司安质部派员验证。
工程首件制
(1)首件工程认可制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项目部应设立首件工程认可制的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及人员职责。负责本项目首件工程具体实施及组织管理工作,制定首件工程实施方案,组织首件工程现场施工,进行方案验证、总结,形成首件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要点,并全面推广。
(2)首件工程认可制的实施及推广
首件认可管理机构应按照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针对项目首次施工的分项工程、采用“四新”技术的分项工程、具有特殊施工要求或是项目施工重点和难点的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和数量较大的分项工程以及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分项工程等,结合施工合同条款、图纸会审、现场勘察等,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首件工程项目清单》。
⑶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检查主要项目有:地基基础、预应力体系、主体结构各部位钢筋体系、现场结构焊接等。
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应由项目经理部质量监督检查人员按规定时间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或复查。隐蔽工程覆盖前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须重点管控内容:
施工过程中可以迁改的管线提前进行迁改;施工单位施工前与各个产权单位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施工;且施工时保持与上述杆线等设备的安全距离需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实施细则》、《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等规定;1-3地块施工时距离220kv 高压线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皆不能小于8m。
1000亩土方平整施工时,应仔细复核原地面标高,保存初始测量资料,施工过程中做好土方的动态平衡,减少土方运输量,回填施工时应按设计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施工区域内及时覆盖及洒水抑尘,确保文明施工满足要求。
勇进路桥施工时,严格按公司管理办法要求编制施组及专项方案,同时本工程临时工程设计梁场、拌合站、钢栈桥及平台,均应要求编制专项方案报审;主桥钢板桩围堰深基坑、0#块支架、挂篮施工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桥梁工程桩基施工制约整个项目工期,施工过程中根据试桩结果及时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成桩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钢栈桥运输、主桥围堰深基坑、0#块高大模板支架及主桥悬挂施工安全风险大,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评审过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同时加强过程安全管控。
工程收方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图纸进行收方,同时留存原始数据。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