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
《大瀑布的葬礼》这篇作文,主要讲的是: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原来大瀑布涛声震耳欲聋,咆哮而下,浩浩荡荡的气势使人震撼。可是由于人为的种种原因,大瀑布昔日那雄伟的身姿,无可阻挡的气势,永远消失了。
读这大瀑布逐渐消失的情景,想着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原因。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现出生活中,人们任以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村村南原有一片葱葱茏茏的树木,据说是前辈人响应上级的号召,绿化祖国,封山造林,费了几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才造成的,而今天,这里却成了一座塑料厂。侥幸存活的一两棵树,孤零零的站立在厂房外,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同伴们的悲惨遭遇。几只小鸟,不时在工厂上空飞来飞去,似乎在寻找它们昔日的生活乐园。
塑料加工厂的四周,到处是各种各样的废旧塑料,严重地污染着空间,再加上任意烧塑料下脚料,散发出来的那种刺鼻的怪味道,真是叫人喘不过气来。那条小河,本来河水清澈,可如今,河面上肮脏腐朽的漂浮物,高高突起,根本看不见河水。偶尔有几个好心的人,拨开漂浮物,想看看河水的颜色,结果弄得双手臭不可闻,用肥皂再三清洗,仍是余味不休。
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大瀑布的葬礼》。它使我深切感受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恶劣程度。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它曾经是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的骄傲,曾经是世界各地游客的宠儿,曾经是地球上难得一见的珍奇景观。可是,它却要消失了,却要因为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而永远消失了!为此,1976年9月,在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的指挥下,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大瀑布的葬礼”。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震惊。从不知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会如此之大。而这影响,都是因为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小时候随地乱扔纸团,对哗哗流水的水龙头无动于衷,那么,谁能保证他长大以后,不会去偷猎,不会去乱砍乱伐树木呢?别以为这些小事和环境没多少关系,它可能就是影响你前途发展的重要因素,仔细算一算,说不定塞特凯达期大瀑布的枯竭,算到你头上,还有一大笔帐呢!毕竟,从不乱扔垃圾,从不浪费资源的人很少很少,读后感《大瀑布的葬礼读后感》。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几个人排队洗抹布,可最后一个人刚洗完就急急忙忙得跑了,任水汩汩的流淌而没人心疼。水漫金山了,同学们还会踩着砖进踩着砖出,却看不见流水的龙头。最后,还是好心的老师关上了水龙头。想象一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以后,水库干了,雨不下了,到处是酸雨,人类还有条件生存吗?!人类灭亡后,几个外星来到地球,他们互相询问:“人类怎么会灭亡的?”了解后才明白,是人类破坏了环境的自然平衡,是渴死的。那真是活该啊!
有一个很著名的广告里说: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他们自己的眼泪!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巴西总统的号召吧,从现在改正,一切还来得及。让我们都争做环保的小卫士,为地球生命的延续出一份力量!
我在学习了《大瀑布的葬礼》后,心里非常矛盾。因为观看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在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上游建伊泰普水电站则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我矛盾就矛盾在是享受美的感受呢?还是享受物质给人类带来得方便呢?
如果选前者,那在心理感受和视觉方面是非常舒服,但是在电力,灌溉,防洪和运输方面就失去了一些便利。噢,何只是一些,应该是许多!因为在《〈大瀑布的葬礼〉另一种版本》中,介绍到伊泰普水电站的一些作用:伊泰普水电站发出的电力占巴拉圭全国用电量的89%,占巴西全国用电量的35%以上。且不说别的,就单是在电力方面就耽搁了那么多,就不要再提别的了。
如果选择后者,那确实是在电力,灌溉,防洪和运输方面为人们造福了。可为此要使这么美的一个瀑布消失,那也是非常可惜的。说夸张一点,未免有点得不偿失。我想,建这个水电站的人也一定是权衡再三吧!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确实如此,像这篇文章,大瀑布和水电站就不可能同时存在。再有,像三峡工程啊、各个城市的建新建筑物与保护遗址啊等等,等等的一些事情都是无法十全十美的。所以,这些不可兼得的事情是没有办法去评论哪个好哪个不好的。
还有,在《〈大瀑布的葬礼〉另一种版本》中的倒数第二自然段中,解释了“伊泰普”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会唱歌的石头”,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水电站是用石头做的,而“会唱歌”则是人们对它的一种期望。人们愿伊泰普人工湖将永远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歌唱!这表明了人们将永远怀念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第二篇:《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大瀑布的葬礼
济水东园学校六(9)班马晓慧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 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 ……此处隐藏1977个字……文: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
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象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指导朗读。
你如何理解这一段话?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瀑布比喻成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现状,触动了读者的心弦,激起了读者的悲伤之情,并与前面的景观之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伤、悲痛,不仅表达了对瀑布的无限眷恋,而且唤起了读者对大瀑布逐渐走向衰竭的深深的惋惜之情。
写法迁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若我们在写做时自觉运用对比的写法,可以使认识更充分,了解更(请帮助宣传好范文 网:www.)深入。比如写一位同学,如果单纯写他眼前的表现,可能有些单薄,如果把他眼下的表现和他过去的表现对比着来写,或者把他和其他同学对比着写,大家对他的认识就更深化,他的形象就更丰富了。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吧。(课件出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现在景观图片)
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悲哀、难受、惋惜)
(4)请用朗读表达你们此刻的感受吧!(带着伤心的表情和难过的心情朗读)
齐读第7自然段。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两部分的句子。
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感觉到了惋惜、悲哀正在逐渐笼罩同学们的心,老师想请同学们对照着看看大瀑布的样子,相信你们心中肯定会有新的东西滋生。
(课件出示昔日今日大瀑布景观比较图)请大家把描写大瀑布以前景象的句子和描写大瀑布现在景象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前后语气的不同。(带着自己的理解男女生分读,男生读昔日的大瀑布,女生读今日的大瀑布。)
此刻,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我觉得大瀑布前后的反差真是太大了
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即将消亡了,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将成为历史了
是什么原因使曾经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变成现在奄奄一息的样子呢?
(二).思考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是啊,是什么原因让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呢?(学生回答:原因之一是上游建起水电站,其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三是人类破坏森林,滥砍滥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齐读课文,熟悉原因。
因为人类自己的原因,大瀑布走向衰败了。此时此刻,留给他们的难道仅仅是惋惜,仅仅是抹不去的悲哀吗?(为了呼唤更多的人的警觉,为了让更多的人都来保护大瀑布不让它毁灭,巴西人民为它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不仅亲自主持葬礼,还在葬礼上发表了演说)
(三).走近葬礼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说得好极了,菲格雷特总统不但主持了葬礼,还在葬礼上发表了演说,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了介绍。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朗读:本自然段有一个重要的短语:饱含深情,“饱含深情” 是什么意思?“深情”包含着什么情?(“曾经” 看出总统对大瀑布失去往日的雄伟壮观十分痛心,这个“情”指痛心之情;“号召”一词,看出总统迫切希望能重现大瀑布的壮观景象,他在号召人们积极维护生态平衡。这个“情”指总统对人们的希望;菲格雷特总统穿上黑色礼服,也表示他当时心情的沉重,他对大瀑布变得奄奄一息而感到悲痛。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人们的责任心。这个“情”既有心情的沉重,也有对人们的希望。
写法指导:聪明的同学可能还注意到了一点,课文不仅结尾写到菲格雷特总统参加大瀑布的葬礼,文章的开头写的也是这一场景,这一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首尾照应,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把这种方法也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这样会让我们的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中心更加突出。)
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四.拓展延伸。
1.谈话引导:从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大瀑布将要消失的惋惜和痛心。可是同学们,大自然中被人类破坏的、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的自然景观,难道仅仅只有一个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吗?你还知道哪些将要或者正在远离我们的自然景观?
2.资料交流。
1)学生说查阅的资料。
2)老师课件出示将要消失的自然景观图文。
3.启发思考:
1)学完了课文,看了这些资料,你明白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收获?) (我想我们要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让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历史不再遗憾。
学完了课文,我更加明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我也更加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难道你没有什么要对什么人说的吗?(你想对瀑布说什么?你想对巴西人民说什么?你想对滥砍滥伐森林的人说什么???你想说全世界的人说什么?)请把你想说的下下来。
3)学生书写。
4)学生交流。
5)师出示环保宣传语,学生齐读。
(板书: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4.师小结:是啊,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资源,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作业
观察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搜集环保资料,利用周末办一份环保手抄报。 板书设计:
14.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现在
雄伟壮观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学反思:
第五篇:读《大瀑布的葬礼》有感
读《大瀑布的葬礼》有感
一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大瀑布的葬礼》。
我只听说过人死了要举行葬礼,可从没有听说瀑布也有葬礼。我带着好奇而伤心的心情看完了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马河上,举行了一次特别的葬礼。当时巴西总统穿着黑礼服,举行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条瀑布的名字叫赛特凯达斯瀑布。它雄伟壮观,曾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因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瀑布干涸了,人们只好含着泪水为这条瀑布送葬。
我国的母亲河——黄河,由于水源匮乏,早已断流多处。我们的长江也同样受到污染,它也在怒吼,在宣泄着它们的愤怒。据调查,地球上每条江、河、海都受到了人类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不禁想大声疾呼:“人们啊!我们都来保护环境吧!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治理污染,绿化环境,不让像赛特凯达斯这样的瀑布等一幕幕人为的悲剧重演。”向所有有良知的人们敲响警钟:“快醒悟吧,保护我们的水、我们的树、我们的地球,不要让赛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再次发生。把一个没有污染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看完文章,我的心仍然难以平静,因为我知道,保护环境不能只说不做,要靠大家的行动。夜晚,我进入梦乡,梦见:人们都在种树,很快它们长成参天大树,这里,山绿了,水也绿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