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县法院服务民生工作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25-01-20 07:11:04
县法院服务民生工作体会(精选多篇)(全文共11131字)

第一篇:县法院服务民生工作体会

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纷争,相应院党组争创“无执行积案法院”的号召,xx城县法院执行局采取多种措施,打牢执行技能,努力破解执行中的各类难题,服务民生。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x城县法院执行局要求执行干警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拓宽执行法官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打牢执行技能,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加大执行力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x城县法院执行局要求执行干警对各类执行案件,都要穷尽执行措施。在采取扣押、划拨、拍卖、变卖等相关强制措施时,合议庭要认真合议,逐级汇报,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依靠群众,争取支持。该院打开执行工作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就是取得群众、申请人甚至是被执行人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并加强法律宣传,促进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支持,消除了当事人的误解与抵触情绪,逐步形成群众支持、申请人协助,被执行人配合的有利局面。

四、多方联动,及时汇报。按照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依托“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组织协调、法院主办、社会各界配合”的工作机制,依法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努力破解“执行难”,为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打牢基础。

第二篇:服务民生工作机制

服务民生工作机制

做好服务民生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肩负的根本职责和重要任务。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组织部《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镇各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全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现就做好全镇社区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建立服务民生工作体系 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社区党支部按照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站长,社区劳动保障、计生、残联、低保、妇联等党员同志组成的服务民生工作站。在服务民生工作中,构建了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辖区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信息沟通反馈制、服务承诺制等8项制度,保证服务民生工作有效运转。在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以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党员、楼栋长为主体的30人参加的民生工作者队伍,进一步畅通社区民情、民意、民声信息的渠道,为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搭建党群互动平台。区里开设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qq群和民情信箱。民情信箱设在街道、社区办公场所明显位置。

— 1 —

二、坚持救助困难群众,确保惠民行动落到实处

1、解困是民生之急。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社区党支部通过采取“救助五到人”的办法,以为民惠民利民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服务民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救助五到人”是:特困救助到人、孤儿救助到人、大病救助到人、灾害救助到人、残疾人救助到人。目前,社区群众基本做到了“难有所救,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权有所维”,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社区发展。

2.帮扶救助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开展“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活动;构建以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残疾人救助、司法救助等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对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实施有效帮扶救助。

3.关爱帮扶老年人。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孤寡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贯彻落实《吉林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摸清底数,确保农村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逐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格局;社区党组织积极帮扶本地的贫困老年人、空巢老人,对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要协调有关方面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成立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爱老义工对老人实行无偿帮扶;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

三、服务社区居民 完善民生

1.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送文化下社区象棋、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到2014年底,全区各级活动—2 —

场所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推进文化大院建设,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立足于超前预警、源头治理,经常开展不稳定因素和治安排查,了解掌握重点人员和治安隐患;加强舆情控制和引导,重视老百姓的呼声和议论,重视倾向性、苗头性、敏感性强的案(事)件的处理;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管好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和特定人群,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3.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围绕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的民生需求,通过开展“民生帮你办”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服务内容,畅通服务渠道,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四、健全工作机制

1.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社区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社区党委每年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召开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述职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大会,各党支部负责人公开述职,由群众评议。社区党委定期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单位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社区各党支部服务民生机构要建立服务工作记事制度,真实记录工作情况,使督促检查和评议考核有据可查。

2.健全完善民情民意研判和解难机制。建立“问题收集、立案流转、限时办结、回访督查、综合测评”工作程序和民事办理制度。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级能够解决的,落实专人立即办理;本

— 3 —

级不能解决的,及时整理、上报,由上级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搞好反馈,向群众说明情况。

3.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考核办法,把服务民生工作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机关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五、优化服务制度1.帮助群众就业。开展就业宣传、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开辟就业市场,在社区设立就业工作协理员,为基层群众就业提供条件;建立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创业技能培训工程,开展“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农产品经纪人”等创业培训;开设“创业大集”,组织创业人员参加 “创业大讲堂”、“创业大篷车”活动,以创业促就业。

2.整合辖区部门单位资源。引导辖区部门单位党组织从人、财、物、场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组织企业家、个体业户和社会各界爱 ……此处隐藏6493个字……集中整训活动,成立院机关作风建设督查组,定期对劳动纪律、工作作风、司法礼仪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以强有力的纪律约束促进司法作风的转变。制定出台干警廉政谈心制度,进一步完善廉政教育预防的制度体系。市中院被确定为省级廉政示范点。

六、坚持沟通协调,努力在优化外部环境上有所作为

今年以来,我院进一步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经市委领导同意,市委办印发了《关于为全市深入推进新产业、新城市、新农村“三新”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关于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民生司法的意见》;启动了非领导干部职级配备工作,明确2名专委,5名中层干部为副处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xx接见了全市首届知名法官,并作了重要讲话;同时,对房屋拆迁、金融运行、民间借贷等法院调研报告作出批示。市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了全市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情况报告;结合法院新审判办公综合楼建设负债较大的实际,市政府决定对我院老办公楼进行整体处置;近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又专程来院调研法院基建工作情况,决定适当追加财政拨款。扎实做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组织开展了“千名代表评百案”、人大代表法庭行、人大代表集中走访联络月等活动。我院连续八年被表彰为全市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先进集体。市政协在市中院专题召开第44次主席会议,听取法院工作情况汇报,积极为法院工作建言献策。

通过不懈努力,全市法院工作实现了持续发展,连续三年在省法院组织的“公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前茅;市中院科学发展综合考评连续三年位居全省中级法院前三位;继xx、xx法院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法院”后,最近市中院又被最高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的通知2

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的通知

各直属党(工)委、总支、支部,区直各部、办、委、局:

为拓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主题,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济民、安民、便民、育民、乐民等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服务民生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扎赉诺尔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健全网络、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深化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内涵,形成“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的工作局面,做到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党组织服务;哪里有群众呼声,哪里就有党组织回声,努力打造“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群众满意社区”。

三、主要措施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全区21个社区要以“党员活动室”为依托建立服务民生工作站,作为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的组织平台,

站长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同时,要绘制服务民生工作地图。全区服务民生工作站统一挂牌,公开服务。各街道党(工)委要建立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中心,认真履行服务民生职责,发挥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的职能。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做好服务民生工作。努力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规范、服务便捷的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组织网络。

二是明确服务功能。全区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开展服务民生工作。在察民情上,组织党员、干部和民生工作站人员,主动深入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家中,变“上访”为“下访”,通过设立热线电话、意见箱、群众问事栏、社讯通、社区qq群、发放服务民生提示卡等办法,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民生问题,畅通民情通道。在解民忧上,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卫生、治安等民生问题。在传民声上,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诉求,本级能够解决的,落实专人立即办理;本级不能解决的,及时整理、上报,由上级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反馈,向群众说明情况。在聚民心上,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带动基层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服务民生工作。一是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服务民生工作,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二是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通过设立代表(委员)接待日、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民生工作

等办法,发现、反映和帮助解决民生问题。三是充分发掘自身资源。发挥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居民楼栋党员服务点四级党员服务体系的作用,共同做好服务民生工作。四是整合群众自治组织资源,把区域内志愿服务民生的居民群众组织起来,建立服务民生志愿者队伍。五是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动员驻区企业家、个体经营户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支持和参与服务民生工作。

四是完善制度体系。全区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代理制、情况报告制、信息沟通制、服务承诺制、日记实、月例会等制度。社区服务民生工作站每天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要做好记录,并跟踪记录办理结果。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沟通服务民生情况,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同时,基层党组织每年要召开一次群众代表评诺会,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情况进行评议。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召开服务民生联席会,共同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民生问题。各街道服务民生工作中心要设立“民事代办室”,社区服务民生工作站要设立“民事代办点”,配备民事代办员,为群众提供全程代理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

二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问题,加强功能建设,逐步满足群众医

疗保健、便民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救助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做到有组织网络、有活动场所、有办公设备、有服务内容、有工作制度。社区80%以上功能要用于服务民生。

三是要建立考评制度。把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纳入各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要对服务民生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每年开展一次“群众满意党组织”、“群众满意公仆”和“群众满意党员”评选活动。

四是要加强工作宣传。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大对服务民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组织和个人工作经验及事迹,积极向区级以上各类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报送反映民生工作的信息,积极营造基层党组织做好服务民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县法院服务民生工作体会(精选多篇)(全文共1113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