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01 07:12:2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品多篇】(全文共14660字)

编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优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通过对比来反映生活的写法。

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语状物、叙事、写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2)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1)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2)两相比照的结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划分文章结构,教读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约二分钟〉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絮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与向往。鲁迅先生在他四十五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是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二、看文下注释和“预习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及学习重点。〈约三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约五分钟〉

1、出示小黑板(学生说、互相纠正、教师指导)

①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畦 敛 髓 罕 蜕 鼎 拗

②辨析读音(要求掌握)

确凿 攒成 长妈妈 系一条长绳 宿儒

③非常用字(要求会读、会理解)

葚 蛉 蝥 珊瑚 窦 厥 倜傥 叵 盔

2、出示词语(要求会解释)

确凿 轻捷 鉴赏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四、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读后回答〈约五分钟〉

1、根据本文标题的结构“从……到……”分清写百草园和写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一、(1-8)节、二、(9-24)节]

2、哪一节是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段?[第9节]

五、教读文章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第二节。〈约二十八分钟〉

1、范读第1节,回答:〈约3分钟〉

这一节包含几句话?[两句]每一句话的重点词语是什么?[①句:百草园;②句:是“我”的乐园]

把一、二句的重点词语连缀成句,概括本段内容。[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本段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试用现代语“好像确实”加以体会。[不必求同,只要体会出“现在”与“那时”的不同即可。]

2、齐读第2节,思考:〈约13分钟〉

作者是如何写百草园的生活的?[先用两个“不必说”总写百草园的概貌,使下面“单是”的内容更为突出,一略一详。]

作者写百草园时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用了哪些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写?(要求边讨论,边批划,一并完成练习二1。②)

指导: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时抓住了春、夏、秋的动植物,从色、状、声、味各方面对百草园的静景、动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运用:让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完成练习二)

再读第2节,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并运用准确的词语描绘百草园的。借助黑板上的词语当堂试背课文第2节。

3、速读3—6节〈约5分钟〉

第3节有什么作用?[过渡]由此引出了一个什么故事?[美女蛇的故事]

引导:让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并指出课文穿插此传说,并非宣扬封建迷信,那么其作用是什么?[增添神秘色彩]

思考:从课文的哪一节可以看出此故事是虚构的?(第6节)

4、小声朗读7、8两节〈约5分钟〉

画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系、牵、拉]

为什么作者只写了几十个字,就把捕鸟过程交待清楚?[动词用得准确、贴切]

引导:捕捉益鸟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练习:口说一种游戏,描写连续动作,至少用五个表动作的词。

5、教师小结〈约2分钟〉

作者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离开百草园呢?下一课我们共同分析。

六、布置作业〈约二分钟〉

1、抄写常用字、多音多义字、生词。

2、熟背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分析课文第二部分,进行写作指导。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约六分钟)

1、听写常用字、词。2、抽查第二自然段熟背情况。

3、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时,流露出什么感情?从哪里最能看出来?[热爱大自然,怀念百草园的生活。从“是我的乐园”这一句能看出来。]

二、继续教读课文(约十八分钟)

1、导入正课(约1分钟)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美好的景色,无限趣味的动植物,还有长妈妈讲的神奇故事和闰土父亲教捕鸟的趣事。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那么,“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2、齐读第9节,体会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感情。(完成练习三)〈约3分钟〉

连用三个“也许”和本段第一句哪些词语呼应?[“不知道为什么”、“最严厉”]

最后一句“Ade”,“我的……”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依恋]

3、默读10—20节,思考:〈约7分钟〉

三味书屋的环境与百草园有什么不同?先生对“我”与长妈妈和闰土的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百草园:优美开阔;三味书屋:封闭沉闷。长妈妈慈爱,闰土的父亲善良、耐心;先生既和蔼,也有严厉的时候。(板书关键词语)

4、分读第21节(约5分钟)

引导:你们刚才读的内容都懂不懂?[不懂]不懂为什么先生还要学生读呢?[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就是强迫学生死读书。]

你认为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和蔼、至诚、宽和,但他深受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毒害,有些迂腐可笑。]

当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少年鲁迅在下面画画,这种做法可取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5、讨论练习一,可懂本文中心意思。〈约2分钟〉

点拨:童年是一个人的清晨,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的一段生活往事,把它视为“夕拾”的“朝花”。可见感情的基调是缅怀,从童真、幼稚的行为中,发现纯真的美。用成人的眼光回忆童年的感受,对三味书屋所受封建教育,不很满意也是很自然的。

……此处隐藏11345个字……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含有比喻的意思,指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青少年时的事情写出来

3、解题

鲁迅的童年有哪些珍贵的回忆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到这个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用了介词“从……到……”,大家想一想,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是什么地方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整体把握

哪些段落是写百草园的呢?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1-8段

1、百草园在我心中是什么地位呢?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句子?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那时”指什么时候?

2、“乐园”乐在何处呢?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依据来

A、有趣的景物;

B、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

C、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你觉得哪些方面最有趣呢?

四、品味感悟

(一)有趣的景物

1、我们来听听第二段的范读录音,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你认为百草园里哪些景物写得最生动?为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要点:词语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

描写角度方面形、声、色俱全

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4、这一段写了这么多的景物,重点是写哪个地方的景物?

泥墙根一带

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1)“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都是静物

(2)“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鸣蝉、叫天子、黄蜂

写的都是动物

由此可见“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景物到动物

大家再仔细观察观察,从菜畦到桑葚,在空间高度上有什么变化呢?

从低到高

“也不必说”后,鸣蝉到叫天子呢

从高到低

5、“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中,哪个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单是……就有……”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我们来看,泥墙根一带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呢?

从动物到静物

6、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

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

7、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讨论,交流

老师也写了一段,大家来看看

不必说明亮整洁的教室,干净舒适的食堂,气派漂亮的塑胶操场,也不必说优美动听的音乐铃声,精彩纷呈的闭路电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单是新天地广场一带就有无限风光。

(二)、

1、百草园中还有什么值得“我”“乐”的呢?

冬天雪地捕鸟

2、请同学们默读第7、8两段,填写下表

时间:

条件:

方法:

收获:

经验教训:

3、下面这段话中准确描写了捕鸟的一系列动作。你能否复述一遍呢?

_____一块雪,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便_____了。

4、朗读,注意重音(准确生动的词要读重音)

(三)

第一部分除了写百草园的有趣景物,捕鸟,还写了什么?

美女蛇的故事

大家想想,写这个故事有什么好处?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五、总结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 而实际上百草园是个什么样子呢?

老师找到了一些百草园的照片,大家来看一看,

从照片上看,你觉得百草园真的那么有趣吗?

其实很普通

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讲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

1、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明确: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

2、从中也可以看出童年的鲁迅是怎样一个孩子?好奇,热爱自然

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没有影响?

3、作者把平凡的事物写得如此生动,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动的语言

清楚的层次

观察地仔细

真挚的感情

六、拓展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美好的记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肯定也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能否说说你心中的那个“百草园“那些趣事呢?

七、作业

写一篇随笔《童年趣事》

八、教后感

本次公开课,我选择的是老篇目,我在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的问题就是老篇目新教法,上出新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首先,让学生深入了解写作背景。由于预备班的学生接触鲁迅的作品很少,对鲁迅的思想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不置了学生上网和参观鲁迅公园收集资料,做关于鲁迅的知识小报。学生们做的很不错,大部分小报都是有质量的,这样学生对本文的背景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第二、我自己也参观了鲁迅纪念馆,观看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模型,并实地拍了不少照片,这些图片极大的丰富了课件的容量和可感性。第三、我精心准备了课件,使课件不是局限于代替板书,而是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从背景音乐的挑选到动画的选择,从参考图片到幻灯片的配色设计,都作了精心的考虑,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第四、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如朗读、讨论、即时造句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巩固了课堂知识,还使课内知识得到迁移,培养思维活力。

从课堂中看,课前的精心准备体现出了很好的即时效果,从课堂问答和反馈来看,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敏捷,积极性高。但是课后反思,也发现一些不足,比如,课堂节奏把握还不是非常准确,后面的一个问题还可以更深入的探讨和品读,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的改进。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品多篇】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品多篇】(全文共1466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